前言
(相关资料图)
硬,怎么会这么硬?!
虽然身为VII级坦克,但R系新坦歼“四式炮车”却足以让很多VIII级“大哥”头疼:无它,这坦歼硬过头了!
相比于同级和临近等级坦克,的确“四式炮车”的正面防护能力显得很是超群,但它的诞生概念,却不是凸显防护,而是降低造价——
没错,四式炮车,或者说史实中它的类似物,只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的……便宜货!
移花接木
既然是“四式炮车”,那就难免和四式中战扯上关系,在该坦克的游戏内背景介绍里也确实是这么描述:
“这辆擅长突击的自行反坦克炮以四式中战为基础设计”。
四式炮战车体高大,正面轮廓和四式中战差不多。
现实中的四式中战,虽然是R系第一台完全改变作战思路,要以装甲战为主要考量的坦克,但它并没有投入实际生产,仅有样车。
它的改进型也确实有“炮战车”,但不是游戏中的四式炮车模样,其中一个概念是车身低矮的固定炮塔,装备105毫米火炮;另一个概念是沿用四式中战底盘,换装更大炮塔和大口径火炮。
二式炮战车:一式中战换炮。
试制10cm对战车自走炮(反坦克炮)。
使用四式中战底盘。
很明显,“四式炮车”不属于它们之间的任何一种,事实上它的概念来自另一台坦克:
五式中战的简化生产款,五式中战II型。
便宜货呀!
和四式中战一样,R系也要面对五式中战制造耗时长、资源耗费大的问题。
这也是四式中战不能投入量产的原因:基于一式中战的三式中战更简单、更易造;而且随着太平洋战况的急速恶化,“正经坦克”的必要顺序下降;棘手的资源枯竭情况?那就更不用说了。
五式中战II型的两个方案。四式炮车更接近方案1。
五式中战II型,就是R系总结了欧洲战场教训,和本土决战需求,所拿出的简化版方案。
副炮已无必要,拿掉!垂直装甲已经在欧洲战场被证明异常愚蠢,那就换成倾斜装甲!
建造炮塔费时费力,那就换成高大的固定战斗室——哪怕大车高会影响车体隐蔽,为了易于量产,当然是豁出去了!
更复杂的五式中战也没能量产,只能是成为模型玩家的幻想……
至于五式中战II型主要的作战对象,当然就是结束了欧洲作战,正在休整(摩拳擦掌)即将登陆R系本土的盟军装甲洪流。
当然,和之前的R系坦歼(之后也是)一样,五式中战II型根本没有走下绘图板的机会,更别谈在实战中和潘兴、T-34/85、百夫长等新坦克扳手腕子了……
结语
便宜货呀!
总之就是这么回事,横向比对最硬的四式炮车,或者说它的历史原型,就是急到不行拿来应急的凑合产品。
从它的设计转变上也可以看出来,R系终于是明白坦克和反坦克有多重要,但……已经迟啦!
至于R系战末最疯狂的坦歼设想,那就留到下期,还是这里,不见不散!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