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成厚在指导村民主播卖餐具
包赛君的丈夫向记者介绍“育雏房”
农村青年外出闯荡创业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,近年来,一批成长于城市的泰顺年轻人毅然选择回乡当“新农人”生活,在田间地头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。
(资料图)
从“菜鸟农人”变身创业里手,他们用所学,敢想敢拼,用一根网线牵起村民美好生活的“新希望”,成为乡村共富的“弄潮儿”。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花样“新农人”生活。
“勺子哥”引流卖山货
无业村民变身带货主播
“欢迎新进直播间的老铁……”直播、打印订单、分装产品,一大早泰顺筱村新楼村廊桥共富工坊的员工们就有条不紊地忙碌着。这里的员工都是当地村民,为这些村民开辟人生新舞台的就是乡村青年80后“勺子哥”吴成厚。
在外闯荡十多年的他,通过勤劳的双手和智慧,把电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。
“大家点击下方链接即可下单买这套勺子……”在基地直播间里,吴成厚53岁的姑妈林晓美面对着手机镜头,娴熟流畅地介绍着产品。20天前还是直播小白的她,经过吴成厚手把手直播教学,现在已经独自播了十几场,非常流利。学习使用电脑、手机软件、直播话术,像林晓美一样从行业小白变身带货主播的村民有不少,目前吴成厚的十人电商团队,5个是村民主播,其中两人还是听障人士。
吴成厚的大号直播间主要卖勺子、餐具,也在带货一些泰顺土特产,一个月带货2万单左右。“一人富不是富,希望尽己所能,帮助更多的村民通过农业致富。”直播带货不仅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,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小山村,因而“链接”到更多商机,吴成厚计划通过线上卖勺引流,转战线下农业采摘体验,销售更多泰顺山货。
对未来,他满怀期待,希望整合更多农产品资源,做好自己的农产品品牌,并通过电商直播培训、主播孵化、供应链整合等,吸纳更多人才返乡回村创业就业;打通当地农特产品和城市消费者之间更便捷的网销渠道。
携老公回乡养鸡种地
在自家山头打造“向往生活”
把爱好做成事业,从零开始养鸡,把荒芜的山头打造成“向往生活”……在泰顺大安乡下塔村的大丘田农业专业合作社,一只只土鸡自由自在地在鸡舍旁悠闲踱步或在坡上啄食。
回乡当起“新农人”的90后包赛君和上海80后老公俞宏飞,看着眼前一群茁壮成长的土鸡,像样的鸡舍,成片的果园……正盘算着大干一场。
之前一直在上海跟丈夫从事多肉盆栽行业的包赛君,凭着独到的眼光和吃苦耐劳的性格,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,拥有一批稳定客户。2022年6月回乡后,乡村秀丽的山水环境吸引以及照顾父母的需要,包赛君和老公决定回乡再创业。
老旧房屋收拾改造成“育雏房”,制作控温的木质鸡笼,搭建遮风挡雨的鸡舍都是包赛君老公俞宏飞亲手做的。“他的手机里现在都是各类养鸡群,为保证鸡的茁壮成长,时不时上网找资料视频学习,什么事他都亲力亲为。”包赛君感叹。
经过大半年努力,养殖初见成效,他们也从养鸡“门外汉”逐渐变成“养鸡专家”。“每天6点起床去照看鸡群,搭鸡窝,现在用手摸摸,就知道鸡状态好不好,有没有生病。”包赛君告诉记者,目前他们合作社散养的土鸡共有三个品种,分别是芦花鸡、贵妃鸡和五黑鸡,共300多只。客户可以“云养鸡”,她定期把土鸡的日常视频发给客户,让客户及时了解土鸡生长状况。如果客户后续不想认养了,还能提供宰杀服务,将处理好的土鸡配送到客户手中。
“你见过长得像泰迪的鸡,或是像火鸡一样的鸡吗?”说起养鸡,俞宏飞两眼放光、兴致盎然。在这里记者还见到了他们孵化试养殖的波兰鸡、泰国矮脚白桂、科钦球、婆罗门、芦丁鸡等几十只特色观赏鸡。
“这片山头是我外婆家的,我爸从2013年就开始纯绿色种植各类水果了,因为面积大,我们打算精种猕猴桃、黄桃等”,小鸡舍变成大庄园,在他们“向往的生活”的规划里,有萌宠乐园、快乐农场、亲子露营地、民宿农家乐。他们希望走种养结合、逐步发展成当地一处集休闲观光采摘、特色家禽品种订制于一体的农业基地。
原标题:
泰顺青年返乡当起致富“新农人”
80后“勺子哥”让村民当主播卖餐具年轻夫妇从种植多肉变身“养鸡专家”
关键词: